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0:32:07
将煤矿灾害等级鉴定纳入安全检测检验范围,及时公示鉴定结果。
会上,全国煤炭交易中心通报了2023 年上半年煤炭供需形势监测分析。除京津冀煤炭需求增幅大于供给增幅外,两湖一江、长三角、东北三省等区域均为煤炭供给增幅大于需求增幅,云贵川区域供给增幅接近需求增幅,1-6 月云贵川区域煤炭消费量同比增加8.6%,煤炭供应同比增加10%。
综合煤炭供需运等多方信息,预计后期我国煤炭供需总体形势将保持平稳宽松态势。其中,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6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3亿吨,同比增 4.9%;进口量大幅增加,1-6月煤炭累计进口2.2亿吨,同比增加1亿吨,增幅93%,进口煤的增加对煤炭供应起到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煤炭跨省调运需求;主要环节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电厂库存上半年各月均高于近5年来历史同期水平,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吨,可用天数为26天;铁路运输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3.8亿吨,同比增长3.2%,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0%,上半年国铁集团煤炭运量10.5亿吨,同比增加1.6%,其中,电煤运量完成7.77亿吨,同比增长13%;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良好,1-6 月连续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报送履约数据的合同,供需双方履约率在80%上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能源供应链分会会长黄桂章在致辞中指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跟进企业和行业需求,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优化全链要素配置,从服务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高标准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服务能源供应链安全三方面发挥好能源供应分会的作用,服务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根据煤炭生产供应相对稳定、消费需求具有明显波动性的特点做好统筹分析;二是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在做好当前走势的分析基础上,对未来1至3年,甚至5至10年的走势进行研究预判;三是统筹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从长远看煤炭消费占比将逐步降低,但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兜底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清洁高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家多提政策建议。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 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研讨会意义重大,是能源供应链分会重组后首次会议活动,标志着能源供应链分会开启了服务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表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从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分会的工作和发展。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能源供应链分会、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共同举办。监测样本大类中钢材、成品油批零、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上涨,煤炭、化肥、水泥、化工产品价格下跌。
2023年1-7月湖南省煤炭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1日1248.11元/吨,最低为6月25日1072.58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75.53元/吨,跌幅14.06%。煤炭最新价格与去年11月高点相比下跌18%,煤炭供需格局由紧转松,港口蓄水池作用不断体现;7月煤价下跌。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3年1-7月全省重要生产资料销售均价累计环比(以下皆同)涨跌互现。其中,煤炭市场价格总体进入下行通道,企稳窄幅震荡。
今年以来,全省煤炭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供应和运输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大厂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基本实现全覆盖,煤炭价格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2023年煤炭行业将由增产保供稳价转向精准保供稳价,用煤企业基本按月计划定购煤炭。
终端大型电厂库存充足,去库速度平缓,按长协价补货。长协比重较低的部分中小型电厂保持刚性需求,钢材、水泥、化工等行业煤炭需求多维持低库存状态;三是替代能源高速增长。电厂日耗稳定,非电企业需求依然低迷,供需基本面仍处偏宽松格局。同时7月降水增加,水电出力改善,水电替代火电作用增强,分担了部分煤炭需求压力。
1月煤价下跌,市场供需双弱,煤矿以保供电厂为主;2月煤价下跌,长协煤陆续到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保持正常水平。2月全省65家申请复工复产的煤矿已有49家按程序通过验收复工;3月煤价下跌,在煤炭供需形势逐步改善、长协拉运稳定以及煤炭进口好转的情况下,电煤日耗整体平稳,淡季特征逐步显现。2023年在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新能源大力推广等因素影响下,煤炭库存持续攀升,煤炭价格逐渐向合理区间回归。同时进口煤零关税政策延续促进低价进口煤大量补充,抑制了煤炭价格上涨空间。
随着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力度进一步加大,用电需求将存增长空间,煤炭需求将保持高位,叠加8月仍是迎峰度夏关键时期,煤炭行业处于传统消费旺季,8月全省煤炭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延续高增长态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消费压力。
受工业企业开工率提升影响,非电煤补库上升,民用煤与工业用煤需求此消彼长;4月煤价下跌,煤炭市场在传统淡季效应下交投转弱,烟煤销售均价跌破千元关口,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一)1-7月湖南省煤炭市场运行情况2023年1-7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总体进入下行通道,企稳窄幅震荡,同比下跌。
市场煤价逐渐向长协煤价靠拢,煤炭价格仍处于向合理区间过渡的阶段;6月在国际煤炭供需改善、我国优质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进口回升等因素影响下,煤炭价格持续下行随着民用电负荷的回落,港口煤价面临下跌压力。因此,除了主力贸易商或矿企为确保铁路计划和满足固定用户需求必须发运以外,其余中小贸易商营销下水煤的积极性很差。而目前,沿海八省电厂存煤3665万吨,比六月底减少了60万吨,同比增加了730万吨。而内陆电厂的库存消耗较多,后续利用淡季补库可能会出现,这也促使产地市场相对活跃。一旦有需求出现和询货增多现象,港口煤价就会止跌企稳并小幅上涨。
目前,三西主产地发运环渤海港口煤价倒挂70-100元/吨不等,也就是说除非发至港口后,港口煤价能上涨70-100元/吨才有利润;否者的话,发运肯定要赔钱销售。临近夏末,产地市场需求不弱,煤价保持坚挺;而港口市场却出现询货减少,煤价走弱的现象,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上周,随着进口煤比价优势明显减弱,部分终端采购需求逐渐转向内贸市场,询货增多,环渤海港口煤价累计上涨了25元/吨。
本周开始,利空因素出现,迎峰度夏耗煤高峰期结束,华东地区气温降至33摄氏度以下,且大部分电厂库存较为宽裕,不急于采购,而是积极消耗自身库存。产地市场保持坚挺,以及贸易商发运到港数量减少,也造成现货紧张,港口煤价跌幅有限。
由于夏季,民用电占比较高,一旦气温回落,叠加水电出力改善,沿海地区煤炭需求下降是大概率的事。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海上拉运进口煤比例提高,且补充及时;夏季过后,沿海电厂几乎不需要补库。
产地需求尚可,市场相对活跃,拉煤车不减,煤价仍有支撑。经历了夏季的持续高温,沿海电厂存煤几乎没有减少,存煤下降的主要还是内陆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用户观望情绪占据主流,短期需求爆发、煤价大幅上涨的机会不大,行情恐难摆脱弱势局面。而港口市场主要针对沿海地区,沿海电厂存煤充足,进口煤补充较多,对北港市场依赖性有所降低,派船北上采购减少,询货积极性不高,造成港口市场不活跃,港口煤价相对偏低。
从电厂存煤情况来看,经历了一夏天的消耗,重点电厂去库较快。目前,产地市场偏紧,现货库存有限;而陕西延安又发生矿难,矿区安检趋严,多地煤矿停产整顿,煤炭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供应有减量可能。
产地和港口煤价走势出现两极分化。截止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存煤1.06亿吨,较六月底减少了1400万吨,但同比去年还是增加了1900万吨。
以沿海电厂目前的库存水平,以及长协和进口煤的稳定供应,基本可以高枕无忧,平稳度过九月份在此带动下,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煤矿价格出现了普遍性上涨。
目前,市场上还是有一些买方寻货问价的声音的,但随着港口现货的减少、下游日耗的回落,买卖双方都进入了相互试探的阶段,成交意愿并不是很强烈。今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再发倡议书,提出,目前煤炭行业深层次矛盾仍未完全缓解,矿区转型升级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倡议:煤炭企业要深刻汲取近期国内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教训,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煤矿生产,高质量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加强行业自律以及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受矿难和产地安全检查影响,目前,煤炭主产地产能进一步收紧,产地煤价延续上周的上涨趋势,且市场刚需采购稳定,市场情绪乐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北港与下游港口可流通货源出现同步减少,下游库存出现明显下降,今日,沿江八港库存已降至494万吨,虽然仍高于去年同期166万吨,但是较月初也是下降了200万吨。
同时华南港口也存在去库状态,广州港今日库存也较月初下降了10%。但相对应的北方港口,8月28日煤价却仍然延续了上周五的下行趋势,8月28日,港口煤价参考如下:5500大卡 820元/吨(-3)5000大卡 715元/吨(0)4500大卡 613元/吨(0)今日,北方港口市场煤部分成交较少,整体以观望为主。
北港今日库存继续小幅向下波动,加之倒挂原因致使贸易商产地发运几乎停步,港口现货继续减少。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周六,产地外购煤价(巴图塔)宣布了为期3天的量大奖励政策,26日18:00至29日18:00完成交付的委托采购,3天内交付量大于等于3列且大于等于合同均衡数量,委托采购结算价格上调20元/吨
本周,受多地降雨影响,发电负荷减少,发电量环比略有下降。鄂尔多斯区域电煤需求有所释放,多数煤矿价格以稳为主。
发表评论
留言: